10月17日,愛沙尼亞打車服務與食品配送公司Bolt的首席執行官(CEO)Markus Villig表示,若想在未來十年的關鍵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歐盟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關注度至少應與電動汽車持平。

圖片來源:Bolt
歐洲汽車制造商在全歐范圍內雇傭了數百萬名員工,如今卻在追趕國外技術發展(尤其是中美兩國的技術發展)上面臨困境。
Markus Villig向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對電動汽車的關注過多,但我們在自動駕駛領域已偏離方向。而自動駕駛將是核心技術。”
自動駕駛領域目前由美國企業(如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美國電動車企特斯拉)以及中國競爭對手(百度、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主導。據悉,Waymo計劃明年在英國倫敦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Bolt有望從“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的推出中獲益,但Markus Villig認為,歐盟應將自動駕駛視為具有安全影響的戰略技術,而非單純依賴進口。
Markus Villig表示,歐盟正斥資數百億歐元投入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但在自動駕駛軟件上卻沒有類似的投入。傳統汽車制造商或許會提供部分投資,但似乎并未打算打造自身的自動駕駛系統。據悉,Markus Villig定于10月17日與歐盟技術事務負責人Henna Virkkunen會面。
歐盟迫切希望提升其自身數字主權,減少其在云服務、網絡服務及人工智能(AI)領域對美國科技巨擘的依賴。
Markus Villig指出,歐盟還必須避免讓大型外國企業進入歐盟市場、擠壓本土小型競爭對手——此類情況已在其他科技領域出現。他建議,歐盟可為本土新興的自動駕駛企業提供補貼,或許還可授予他們在特定時期內、特定城市或地區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獨家許可,以助力這些企業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