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米汽車產能的顯著提升,行業內的競爭態勢愈發明顯,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近日,小米汽車公布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宣布將在6月實行雙班工作制,并預計月交付量將成功突破萬輛大關。這一進展標志著小米汽車在生產與銷售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逐漸步入了穩健的發展軌道。
然而,與此同時,另一家同樣以手機通訊業務起家的魅族,在造車之路上卻顯得步履蹣跚。去年秋季,魅族在無界生態發布會上宣布了代號為MEIZUDream-Car MX的首款汽車計劃,并計劃在今年一季度啟動。然而,時至二季度末,魅族仍未展現出實質性的進展,令外界對其造車計劃產生了疑慮。
盡管魅族擁有吉利集團作為強大后盾,但造車領域的復雜性和挑戰依舊不容小覷。隨著2024年已過去近半,人們不禁要問,魅族是否真的能在預期時間內成功推出其首款汽車產品。這無疑是對魅族團隊的一大考驗,也是魅族品牌未來發展的關鍵節點。
關于魅族造車的傳聞總是比實際進展更為豐富。
自2022年起,魅族在招聘網站上大規模招募汽車人才,這一舉措立即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面對外界的種種猜測,魅族官方回應稱,公司確實在積極儲備汽車領域的相關人才。然而,吉利汽車高級副總裁楊學良隨即在社交媒體上澄清:“這是誤讀,魅族不造車,只為車企提供服務。”
盡管如此,自從吉利收購魅族以來,市場對于魅族造車的期待和關注從未停止。談及收購魅族的原因,時任魅族董事長的沈子瑜曾指出,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未來的競爭將來源于多終端、全場景融合體驗的競爭,而非僅限于汽車或手機單一賽道。這一觀點預示著未來競爭的融合性。
業內專家也對此表示認同,認為吉利的這一戰略決策十分明智。收購魅族不僅有助于改善吉利長期被詬病的車機軟件問題,還能以手機端為切入口,打造更廣泛的用戶群體,進一步鞏固企業的護城河。這正是李書福對吉利未來發展的期待。
進入2023年,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融合成為星紀魅族集團,沈子瑜擔任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同年舉辦的“2023魅族秋季無界生態發布會”上,星紀魅族集團發布了多款新品,并正式公布了魅族品牌將進入汽車行業的消息。

沈子瑜在發布會上表示,集團將在2024年一季度啟動Dream-Car共創計劃,為“魅友們”打造一款專屬的MEIZUDream-Car MX汽車。未來,星紀魅族集團將圍繞“手機+XR+智能汽車”展開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與超級協同,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的融合體驗。同時,原魏牌首席執行官兼坦克品牌營銷總經理陳思英也加盟星紀魅族集團,出任集團高級副總裁、汽車事業部總裁,負責汽車產品線的經營管理。
從品牌、系統到人員儲備,魅族已經為造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正悄然推進這一重大項目。
從魅族的發展軌跡來看,其初衷便以車機系統為切入點,為今日的造車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未來的智能汽車,其核心離不開智能車機系統,而新能源汽車的一大亮點便是車機互聯與智能座艙的完美融合。”然而,傳統汽車制造商在軟件能力上普遍顯得薄弱,特別是在車機系統方面。吉利旗下的領克、極氪等品牌就曾遭遇過車機卡頓、死機等問題,這使得解決車機問題成為吉利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而魅族,憑借其在手機領域的深厚積累,恰逢其時地找到了自身的定位與角色。
手機與汽車企業的融合并非新鮮事,華為便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無論是車機系統的開發還是銷售模式的創新,華為都為后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然而,魅族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自研靈魂,它不必也無需復制華為的道路。作為吉利的子公司,魅族的首要任務是服務于吉利集團,為領克等品牌提供卓越的智能車機解決方案。
為了滿足更多車型的需求,魅族對Flyme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推出了更為豐富的Flyme OS。該系統不僅涵蓋了手機端的Flyme 10.5、AR眼鏡端的Flyme AR,還包括了專為車機設計的Flyme Auto。這一升級不僅豐富了系統的內涵,也為魅族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Flyme OS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首次實踐,Flyme Auto智能操作系統自發布以來便備受矚目。為了持續推動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星紀魅族集團進一步推出了FlymeLink技術。這一技術不僅能讓千萬量級的手機App快速上車,還能實現導航、音樂等功能的無縫接力,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互聯體驗。同時,FlymeLink還為汽車提供了硬件級的算力支持,使得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如今,魅族正式進軍造車領域,Flyme Auto自然成為了其首款車型的內置靈魂。魅族將以往的經驗融入軟件、設計和內飾等各個方面,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座艙體驗。隨著魅族在AI領域的不斷推進,Flyme Auto也將進化出更加符合智能座艙概念的感知與理解能力。未來,手機與汽車之間的車機互聯將呈現出更多新奇的功能與體驗,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樂趣。
自小米在2021年宣布造車計劃以來,僅用1000天便完成了造車工作的99%,并在上市后的兩個月內取得了顯著成績。相比之下,魅族雖然宣布造車的時間比小米晚了數年,面臨一定的時間差距,但這一挑戰并未讓魅族氣餒。
有人對魅族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魅族不僅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更背靠吉利集團這棵大樹,能夠為其在造車道路上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技術支持,減少至少3年的摸索時間。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沈子瑜在發布會上也強調了這一優勢,他指出吉利集團擁有從國際化設計到汽車底層架構等一系列核心能力,與星紀魅族在車機系統、汽車智能化上的突破相得益彰。
魅族在造車行動上表現出驚人的迅猛,這與吉利的支持密不可分。吉利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技術,更為魅族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在2023年秋季發布會上,沈子瑜宣布魅族MX將接受用戶深度參與定制,這一創新舉措在國內尚屬首次,展現出魅族對用戶需求的高度關注和滿足。
今年一季度,魅族在官網發布了首款車型的海報,展現了其高端大氣的設計風格和神秘感。盡管官方尚未透露具體售價,但根據外形輪廓和配置來看,這款主打智能和科技感的純電轎車將集合吉利最先進的工業體系、SEA浩瀚架構,以及來自億咖通的EcarX底盤和Flyme Auto座艙方案。市場人士預計其售價將在20萬~30萬元之間,與小米SU7形成直接競爭。
對于手機企業跨界造車,車夫咨詢合伙人曹廣平認為,雖然具備一定的ICT基礎,但仍需遵循傳統造車規律、緊跟智能趨勢和AI大數據趨勢。他強調,手機企業在電驅動創新方面仍需積累經驗。網友對魅族首款車的評價也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在新能源車市場同質化嚴重的當下,魅族需要展現更多亮點,而也有人對魅族與吉利的合作持樂觀態度。
無論如何,魅族當下最首要的任務是將手中的牌打出,通過實際行動證明其造車實力,避免過度消耗消費者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