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海浦東美術館再度攜手英國泰特美術館聯合發起的第二屆“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正式啟動。本屆“美普繪”以“打開時間之門”為主題,面向全國3-16歲的少年兒童征集作品。優秀作品除在美術館展出外,還有機會成為徐冰藝術衛星的駐留項目前往太空。
據悉,“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由浦東美術館攜手英國泰特美術館聯合發起,旨在通過多樣化的創作平臺和展示交流機會,以發現為主、選拔為輔的形式,挖掘孩子們的藝術潛力,啟發藝術感知力,培養藝術創造力。2023年首屆培養計劃以“未來城市之我見”為主題,貫穿全年近10萬人次參與,近140件作品在浦東美術館及泰特美術館先后展示,并在地鐵、學校、社區、商業體等城市公共空間進行巡展。

第二屆“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啟動現場
今年推出的第二屆“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以“打開時間之門”為主題,鼓勵孩子們從多角度理解關于時間的概念,想象人生時間軸上的不同狀態,圍繞過去、未來、科技、成長、伙伴、太空等話題進行發揮與暢想。此次作品征集面向全國3-16歲的少年兒童,分萌芽組、新苗組、初蕊組三個年齡段,線上征集截止至2024年11月16日。12月至2025年1月進行初選、復選,2月完成終選,并于2025年6月至9月期間在浦東美術館進行入圍作品展示。之后,獲獎作品將有機會到英國泰特美術館進行數字化展示。
“本屆‘美普繪’在去年的培養基礎上進行了升級,‘面向全國、多城聯動’,讓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孩子們有機會參與到這一藝術盛宴中來。通過這一模式,不僅為孩子們提供更廣闊的藝術舞臺,也促進各城市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陸家嘴集團副總經理、浦東美術館董事長李旻坤說,“ 不變的是堅持‘零門檻、不設限’的標準,充分讓孩子表達和想象,以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新媒體、雕塑裝置、平面繪畫等)鼓勵孩子們參與其中。”
藝術家徐冰擔任第二屆“美普繪”的美育推廣大使,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教授王受之,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曾成鋼,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王小音,著名藝術評論人、策展人沈奇嵐,泰特美術館公教部總監Mark Miller擔任本次培養計劃的評委。他們將全程參與活動,關心孩子們的藝術成長。
在獎項設置上,除最高獎項“美普獎”6名以及“創意構思獎”6名、“視覺效果獎”6名、“最佳飛躍獎”6名外,今年特別新增了以徐冰作品《天書》命名的“天書獎”(3名),獲獎者可獲得與徐冰工作室互動及藝術共創機會,作品還有希望成為徐冰藝術衛星的駐留項目前往太空。在徐冰看來,藝術創作事實上是一生的工作,對藝術感興趣的小朋友們,將來可以為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為上海市首批“社會大美育”精品項目、兒童友好城區國際交流項目,“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充分發揮美術館的社會美育優質資源,聚焦少兒美育的多維度探索,將“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來”的理念融入美育項目全過程,構建多元豐富的藝術交互情景,讓全國的孩子們在家門口和附近的城市空間與藝術相遇。

第二屆“美普繪”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海報
作為本屆少兒藝術家培養計劃評委,上海美術家協會主席曾成鋼表示,藝術好比一扇窗,為少年兒童開闊眼界和想象力。通過對美的認知、理解和感受,孩子們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得以保持內心的美好,持續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開展對于美的追求。
泰特美術館公教部總監Mark Miller通過視頻表示,能與浦東美術館合作啟動第二屆“美普繪”是泰特美術館的榮幸。時間承載著重要的故事,今年的主題鼓勵少兒藝術家們跨越時間界限,很期待看到這些少兒藝術家們的作品。
對于今年計劃投稿參加的孩子們,首屆美普獎獲得者劉容容說:“希望大家能夠開心地去玩、去幻想,作品能夠更開放大膽一點。”參與去年“美普繪”的過程,像是參與了一場藝術盛宴,今年14歲的她,也打算繼續參加“美普繪”,“我想針對‘打開時間之門’做一些未來與過去聯系的新媒體VR作品,會更加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