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發現了,不僅油車市場講究家族抱團取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貌似還更講究“多生孩子好打架”。像在10-15萬級新能源SUV市場,比亞迪海洋網、王朝網都投放了不止一款產品,什么宋Pro、宋PLUS、宋L DM-i、海獅05 DM-i等等,都是該價位熱門選手。
除了比亞迪,吉利家族也在10-15萬新能源SUV市場,開始加大產品投放力度。這不,繼主打純電市場的銀河E5上市后,打混動市場的銀河星艦7 EM-i,也將在本月6日正式上市。
截止小編撰稿前,銀河星艦7 EM-i尚處在預售階段,其預售價為10.98-14.28萬元,至于新車正式上市后的價格,應該和預售價大差不差。結合價格及混動屬性,銀河星艦7 EM-i幾乎已經表明,打算跟比亞迪宋家族磕到底,畢竟這款車下能打宋Pro DM-i,上也夠得著宋PLUS DM-i。
產品層面,銀河星艦7 EM-i外觀輪廓與純電領域的銀河E5有一定相似度,包括主打科技派的設計調性、貫穿式尾燈組等細節造型,兩車也有不少共同話題。不過,銀河星艦7 EM-i用了貫穿式頭燈組,前杠造型也有一定變化。
再就是四門車把手,銀河星艦7 EM-i用了傳統車門造型,銀河E5則為了有更低風阻,采用隱藏式設計。但從使用體驗來說,銀河星艦7 EM-i的傳統車門把手,明顯更勝一籌,畢竟作為一臺插混SUV,它并不需要更極致的低風阻。尺寸的話,銀河星艦7 EM-i長寬高分別為4740/1905/1685mm,軸距為2755mm,放在10-15萬SUV市場算是主流表現。
視線來到車內,銀河星艦7 EM-i座艙從用料到設計,放在10-15萬領域都算挑不出毛病的選手。首先,新車艙內覆蓋了大量軟包面料,拼色搭配和金屬飾條點綴后,內飾質感已經可圈可點。
其次,銀河星艦7 EM-i主打極簡的設計,也是當代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元素。同時,銀河星艦7 EM-i和“迪家軍”一樣,在方向盤、中控區保留了一定實體按鍵,如空調開關組件、多媒體控制、巡航系統等,均配備了操作按鍵。
當然,這套由魅族出品的Flyme Auto智能車機系統,放在這塊14.6英寸大屏內時,無論操作邏輯優化,還是功能全面性、界面高級感等等,銀河星艦7 EM-i都做到了在線水平。像雙音區語音助手、遠程控制、應用商店、HUAWEI HiCar互聯等功能,都沒有缺席。對了,銀河星艦7 EM-i還將這套車機和大屏,做到全系標配。
但是,大家喜歡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銀河星艦7 EM-i只是常規L2級輔助駕駛系統,且不支持自動泊車。再一個,這套智駕還只在探索+版、領航版配備(55km探索版可選裝),門檻已經去到13萬多。
舒適配置方面,銀河星艦7 EM-i在探索/探索+版配備了前排電動調節/加熱/通風、前排50W手機無線快充、全景天窗、電動尾門、18英寸輪轂等配置,如果在意舒適配置,預算也允許,可考慮將探索系列作為門檻車型。大頂配雖然有HUD抬頭顯示、256色氛圍燈、前排座椅按摩等配置,但價格已經超過14萬,個人并不推薦。
空間部分,銀河星艦7 EM-i后排實測空間與宋Pro DM-i大差不差,但想硬剛宋PLUS DM-i的話,后排腿部空間可能占不到優勢。但銀河星艦7 EM-i后備廂空間還不錯,基礎容積做到了528L,且配備了置物板掛鉤,可分層利用后備廂空間;如果將后排靠背放倒,銀河星艦7 EM-i最大裝載容積可拓展至2065L。
最后,再來看看銀河星艦7 EM-i行駛系統。動力上,銀河星艦7 EM-i采用最新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配備1.5L自吸發動機+160kW電機,0-100km/h加速可做到7.5s;在混動系統加持下,銀河星艦7 EM-i駕駛模式支持性能、增程、純電等不同模式可選。
續航方面,銀河星艦7 EM-i有55km/120km純電續航(CLTC)版本可選,快充功能僅在120km版本配備。值得一提的是,銀河星艦7 EM-i 120km版本的CLTC綜合續航能做到1420km。
編輯點評:
縱觀10-15萬混動SUV領域,銀河星艦7 EM-i需要面對的勁敵并不少,尤其想在比亞迪的“圍毆”下分得蛋糕,必然需要拿出更多誠意。相對來說,銀河星艦7 EM-i在價格上的優勢不算突出,但從產品層面來看,銀河星艦7 EM-i整車設計在線、品質感拉得更足,家用空間也不用擔心。至于新車市場表現如何,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