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離不開幾個品牌,除了最早實現合資建廠的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神龍富康等等,其實還有一個日本品牌填補了小型車的市場,那就是鈴木。通過合資建立的昌河鈴木與長安鈴木,帶來了日本鈴木奧拓等車型,其中一款還是車壇常青樹,賣了有20年的北斗星,其實原型車是日本鈴木Wagon-R。隨著中國汽車工業不斷發展,人們對小型車的需求越來越少,以至于鈴木退出中國市場。但國產鈴木的衰落,也跟長期不更新產品有關系,日本Wagon-R接連換代,但鈴木都沒有把新車引進到國內,如果北斗星持續更新換代,結局會不一樣嗎?
我們來看看日本最新版北斗星Wagon-R的情況,這是發展到第六代的車型,各方面都被優化得很完善,但定位依然是日本K-car,所以尺寸方面沒有明顯增長,長寬高分別為3395*1475*1695mm,軸距為2460mm。
這一代Wagon-R繼續貫徹mini van的風格布局,方正的車身讓空間最大化,但在此之上增添了很多高級感的設計,比如分體式前大燈,鍍鉻中網,游艇造型的B柱設計,流線型尾翼等等。
動力方面由于要遵守K-car的限制,所以搭載排量為660cc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36kW,最大扭矩58牛米,匹配了5速手動和CVT變速箱,可選四輪驅動;還有混合動力版本車型,在660cc發動機基礎上增加了能輸出2.6馬力和40牛米扭矩的電動機,提升低扭,不論是哪個版本,百公里油耗都能控制在4L以下。
順帶補充一下,國產版北斗星因為是出口版車型,不用遵守k-car限制,所以發動機更換了更大排量的1.4L,也是中國版本的福利。
內飾方面同樣獲得優化,采用一體化中控臺布局,儀表、中控屏和換擋機構都集中布置在中控臺中部,十分方便操作,而且能最大限度節省空間,前排中間留有過道,方便主副駕之間左右移動。雖然配置簡陋,內飾全塑料,但卻能滿足日常使用便利和皮實耐用的要求。
直到今時今日,Wagon R依然沒有忘記初心,以最簡單的方式提供寬敞的空間和便利的操作,而且油耗極低,符合國民代步需求。最關鍵是,這樣小車在日本的售價只要約合人民幣僅6萬元左右。
到底是鈴木放棄中國市場還是中國市場再不需要鈴木?像這樣設計簡單且實用的小車,如果鈴木引進的話,在中國還有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