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北京車展之后,新能源市場在5月加速發展。小米汽車的強勢上線,撼動了增程陣營的主導地位,依靠著小米外溢的流量熱度,以蔚來、極氪為代表的純電車型迎來市場的春天;
比亞迪再次將銷量賣到30萬輛以上。在今年年初發動的價格戰之后,比亞迪從技術路線再次向市場發起進攻,第五代DM技術帶來發動機、動力電池性能效率的提升。在技術與價格的雙重動力下,比亞迪要在今年奪取360萬輛銷售目標。
理想走出MEGA失利的陰影,銷量重返3萬輛;調任終端BG董事長的余承東在最近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為鴻蒙智行積極站臺。
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也推動了新能源市場的高漲。乘聯會預測,5月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到46.7%。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預計可達77萬輛,環比增長13.7%,同比增長32.7%。
不過,在市場加速裂變的過程中,無論是頭部車企還是二線梯隊的選手,都在奮力調整船槳,不至于被市場湍流擊散。
比亞迪發起技術進攻,小米加快交車速度
5月,小米交付量持續增長,交付新車8630輛。為了加快交付,小米工廠在6月實行雙班制,生產時間提升到12個小時,以保障單月交付超過1萬輛。全年交付目標保底10萬輛,爭取12萬輛。
走過新品上市的成功,雷軍又把重心放在了智能駕駛上。不僅邀請前圖森未來中國CTO王乃巖,計劃將智駕團隊在明年擴充到2000人,還將持續追加預算。到目前,小米投入超過47億元。面對今年年底躋身行業第一陣營的目標,雷軍勢在必得。
相比白手起家的新勢力們,小米汽車的身后,是超過千億的現金儲備和全生態的閉環支撐。在這場規模游戲中,小米SU7有充足的耐心跨越生死線。
比小米更早到達這片新土地的還有老對手華為。上個月,它首次以鴻蒙智行的身份發布銷量,熬過最初的質疑聲,華為的技術入局已成聲勢。5月,鴻蒙智行宣布銷售3.06萬輛,環比增長3.19%。具體到各個車型,問界M9交出1.59萬輛,依然是50萬以上不分能源形式的銷量冠軍;5月31日上市的問界新M7Ultra開啟預定并交付,上市首日大定超過1.2萬輛;問界新 M5大定超過2萬輛。
問界挑起大梁,華為與北汽打造的新品牌享界也即將加入。首款車型享界S9開啟預定,預售區間45—55萬間,預計在8月上旬上市。
職務由終端BG CEO變更為終端BG董事長的余承東在最近多次亮相。一邊親自為車主交付新車,一邊也在直播與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中現身,為旗下品牌站臺。余承東說,截至5月19日,鴻蒙智行的總銷量已達到13.4萬輛,由于主力產品在5月份更新換代,導致短期內銷量下滑。預計6月將恢復增長。
余承東也在車展中又一次強調華為智駕的領先:智駕上會強者越強,一步領先就步步領先。后入局者會越來越難跟進。在他看來,搭載激光雷達的華為智駕車型體驗也略勝于特斯拉。
連番推出調整措施的理想汽車正在找回市場節奏。理想L6的熱銷帶動了李想月銷量重返3萬輛。5月,理想賣出3.5萬輛,同比增長23.8%,環比增張35.8%。
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想宣布今年不再發布純電SUV的決定,推遲到明年上半年發布。現階段,李想朝著700 座以上 5C 超級充電站、1300座以上城市超級充電站的目標努力,同時做好了L系列不降價的準備。
比亞迪銷量持續增長。5月累計售出33.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38.13%。其中,18.4萬輛來自插混車型,14.6萬輛來自純電車型。按照王傳福36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比亞迪的銷售任務完成了35%。
不久前,比亞迪發布了第五代DM技術,將百公里虧電油耗拉到2字頭,綜合續航提升到燃油車的3倍。第五代DM技術首搭車型為秦L DM-i和海豹06 DM-i,售價9.98-13.98萬元。本就擁有強大議價能力的比亞迪,憑借著技術革新,再次開啟“價格屠夫”模式,向燃油車市場要增量。
特斯拉還未披露數據,但前三周,它合計銷售車輛僅有4.39萬輛,與去年同期7.7萬輛有所差距。在中國新勢力的集體圍攻下,特斯拉顯露疲態。在艱難一季報發布后,馬斯克在全球瘋狂裁員。上海工廠也傳出減產消息。最近,有媒體據內部消息源稱,特斯拉上海工廠原本生產的Model Y車型,3月到6月生產量已經削減至少20%。
現有的Model 3和Model Y已經不足以喚起消費欲望了。馬斯克提出的FSD落地中國和Model 2短時間內還看不到具體的操作步驟。短時間內,就只能通過高壓管理苦一苦一線銷售了。
蔚來、極氪拿了“純電黑馬”的角色
當原本的銷量巨頭遇上增長瓶頸,一些不被重視的選手反而從內卷的市場中掙出一片新天地。
去年,李斌向外界信誓旦旦保證,隨著銷售能力的提升,2024年蔚來銷量將在年中氣溫回升。5月,蔚來果然做到了“好好賣車”。交付新車2.1萬輛,同比增長233.8%,環比增長31.5%。
復盤增長原因,蔚來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談到了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2024款車型算力高,同時智能駕駛全域全量推送,讓大家看到了蔚來高算力的現實能力和潛力;二是換電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可,加上Baas調價和促銷,給了用戶更多優惠。
一位蔚來銷售人員告訴車云網,ES6、ET5(T)是這個月的熱銷車型,Baas版本分別約為26萬元和22萬元左右。其中,ET5(T)車型和小米SU7形成了競爭關系。
在換電站價值受到認可、整體交付火熱增長的氛圍中,蔚來趁熱打鐵,發布了新品牌樂道。首款車型樂道L60已開啟預訂,預售價21.99萬元起,9月份正式上市銷售。
對于蔚來而言,第二品牌的到來,能夠攤薄研發費用和制造成本,以更低價格的車型參與市場競爭。
極氪發揮出色, 5月銷售新車1.9萬輛,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16%。001仍然是主力車型,連續兩個月交付過萬,領先于25萬以上純電市場的其他車型。5月24日,極氪009光輝開啟了首批車主交付,打入豪華MPV市場。
不僅在一線市場中春風得意,極氪也成功贏得資本青睞。5月10日,極氪正式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第四家登陸美股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因獲得超額認購,極氪擴大了IPO規模,以美股21美元發售2100萬股ADS,募資4.41億美元。盤中漲幅一度突破40%,市值一度達到71.6億美元。
頂著“小理想”稱號的零跑銷量喜人,比肩極氪。零跑董事長朱江明在6月1日的演講中開玩笑說,“今天要發5月銷量月報,理想的李想又發明了周報。全世界最慘的人是中國車企CEO。”
5月,零跑售出1.9萬輛,在這份令人倍感壓力的榜單中,零跑沒有輸。SUV雙子星零跑C11系列、零跑C10系列為銷量帶來極大的助力,達到1.2萬輛。
零跑與Stellantis創辦的合資公司“零跑國際”也在5月中旬宣布成立。按照規劃,合資公司將在今年9月起在歐洲開啟預售;四季度,零跑國際將進軍印度。亞太、中東和非洲以及南美。今年年底前,零跑國際要在歐洲擴展到200家銷售網點。
零跑已經不滿足于國內市場的競爭了,隨著零跑國際的成立,它正躍躍欲試,開啟大航海時代。
小鵬、哪吒營銷求變
整個市場的升溫中,二線梯隊選手普遍突破萬輛,但與頭部車企的差距有所拉大。
小鵬汽車5月銷量增長乏力,剛剛突破萬輛。純電MPV小鵬X9交付1625輛。在20萬到30萬的價格帶中,小鵬汽車還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挑大梁的車型。
下沉到15萬級的市場,是小鵬汽車即將要出的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財報會上透露,子品牌MONA的首款A級車將在6月亮相,三季度交付。
與此同時,小鵬也試圖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長空間。小鵬G6、X9等車型將在香港、澳大利亞等市場發布。
最近,小鵬汽車再次傳出變動消息。據悉,一加手機營銷負責人于濤將加入小鵬汽車,擔任營銷副總裁,小鵬汽車財經平臺經營管理副總裁古苑欽將接替王桐,兼任小鵬汽車銷售負責人。
5月,哪吒汽車銷量也交付1萬輛新車,環比微增。在北京車展上,周鴻祎提議哪吒汽車改名合眾,隨后,張勇發布“哪吒要不要改名”的微博投票引起了眾多關注。周鴻祎在最近幾天的直播中談到說,“一開始把改名的事情想簡單”,如果產品做得好,用戶接受度高并愿意買單,叫什么名字也不重要。
更改品牌名,反映出二線車企的營銷困境。最近,哪吒汽車已經從內部開啟調整步伐,整合多部門到產品研發中心統籌管理,哪吒汽車CEO張勇兼任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前360副總裁、媒體人陳朝華正式出任哪吒汽車副總裁,負責品牌傳播與媒體關系。
上汽集團5月銷售新能源車8.1萬輛。今年 1-5 月累計銷售新能源車達到 36.5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27%;上汽通用五菱售出超過11萬輛。在具體車型上,五菱星光銷量達到1萬輛,五菱繽果售出1.4萬輛,宏光MINIEV家族售出1.7萬輛。
長安汽車表示,自主品牌新能源達到5.58萬輛,同比增長超90%;阿維塔5月售出新車4569輛,同比增長163%。目前,阿維塔旗下僅有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兩款高端純電車型在售,今年三季度,阿維塔將發布第三款車阿維塔07,這款SUV定位在25萬到30萬之間。在純電版本之外,阿維塔07也將提供增程車型。
嵐圖汽車5月交付4521輛,同比增長51%。旗下在售三款車型,SUV車型嵐圖FREE、MPV車型嵐圖夢想家以及轎車車型嵐圖追光,這些車型提供增程版與純電動版兩種動力選擇。
5月,曾經被視為絕對領先的車企會在增長的路上受挫;不被看好,飽受質疑的車企反而會在看似無人的絕境中走出一條悠長的道路;2024年才出了第一款車的小米,也在講述一個時機與市場剛剛好的故事。
變幻莫測的市場中,人們總是基于眼前做出判斷,但是總有車企從相似的當下中出發,走向不同的未來。在市場最后的窗口期關閉前,一切都還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