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格局中,中型轎車細分市場的兩極分化現象愈發明顯。一方面,以比亞迪秦L、特斯拉Model 3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和以豐田凱美瑞、大眾帕薩特為代表的傳統燃油車型持續熱銷;另一方面,一些曾經的明星車型比如起亞K5、凱迪拉克CT4正以驚人的速度滑向邊緣。其中,起亞K5今年6月僅售117輛,凱迪拉克CT4今年5月甚至出現過僅1臺的慘淡記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是價格策略的失靈?產品力的塌方?還是是市場競爭過于激烈?
起亞K5
指導價:13.98-20.68萬元
K5是起亞旗下的一款中型轎車,曾憑借其時尚動感的外觀設計,以及相當不錯的性價比,迅速俘獲了眾多消費者的芳心,最高月銷量達到了25115輛(2016年9月),成為了B級車的標桿產品給同級競爭對手帶來了巨大壓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多次改款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即便目前最高優惠達3.5萬元,最低起售價格已降至7.94萬元,對于一款合資B級車來說,這個價格相當誘人了,但還是“無人問津”的狀態。

數據顯示,起亞K5自2021年2月后,到如今已經4年多的時間,最高月銷量才1496輛(2021年10月),其余時間大部分月銷量都在二至三位數徘徊。尤其是進入2024年后,起亞K5的銷量更慘,單月銷量突破200輛幾乎成了奢望,哪怕通過大幅優惠,也很難換來銷量的提升。而到了2025年,1-6月份,起亞K5累計銷量才935輛,其中,6月銷量為117輛。眾所周知,B級車這一細分市場的體量并不小,同級別合資車型邁騰、亞洲龍、雅閣等,光在6月份一個月都賣出了萬輛以上水平,而凱美瑞、帕薩特更是突破2萬輛。

作為一款主打年輕市場的中型轎車,起亞K5的設計確實有著不少亮點,虎嘯式進氣格柵與LED大燈相連,形成了寬闊而鋒利的視覺效果。車身線條流暢優雅,溜背式的設計加上五輻式運動輪轂,對于追求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加分項。尾部采用了貫穿式的尾燈,搭配雙邊雙出的排氣布局,進一步強調運動氣息。其長寬高分別為4980/1860/1445 mm,軸距為2900 mm,在這個級別里長度和軸距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內飾方面,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12.3英寸多媒體觸控屏采用時下流行的一體式設計,支持CarLife、語音識別控制、手機APP遠程功能、車聯網等。中高配車型還有L2級駕駛輔助系統。動力方面,提供1.5T和2.0T兩種動力選擇。

其實從產品方面來看,可以說起亞K5拿出了十足的誠意,但是它所處的價位區間,有很多實力強勁的車型,相較于帕薩特、邁騰、凱美瑞、雅閣等車型,起亞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和認可度相對較低,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那些歷史悠久且口碑良好的品牌。同時,除了合資車型,還有實力強勁的自主品牌,在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區間內,自主品牌車型能提供更豐富的配置和更先進的技術,使得起亞K5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此外,起亞K5還存在發動機異響、變速器抖動、隔音效果差、底盤偏硬等質量問題,進而影響購買決策。看來起亞K5想要在國內B級汽車市場中分一杯羹,仍需努力“補課”。
上汽通用凱迪拉克CT4
指導價:21.97-25.97萬元
CT4是上汽通用凱迪拉克旗下的一款中型轎車,因擁有2.0T+8AT的動力系統以及后驅形式,在上市初期關注度很高。目前在售車型為2023款,最高優惠達5萬元,按理來說,作為一款優惠后16.97萬元起的豪華中型轎車,而且在動力配置等方面完全不輸大眾帕薩特、豐田凱美瑞等車型,應該能夠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然而,讓人感到扼腕嘆息的是,凱迪拉克CT4的銷量不僅沒有任何起色,反而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凱迪拉克CT4累計銷量才24輛,其中,6月銷量只有12輛,銷量在中型轎車中墊底,即便是冷門的林肯Z和捷豹XEL,它們6月的銷量也有852輛和838輛。作為對比,寶馬3系、奔馳C級、奧迪A4L在6月的銷量分別為14067輛、13375輛、7869輛,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凱迪拉克CT4為什么不受待見呢?有一方面來自于空間的局促,CT4雖然定位是一款中型轎車,但相比寶馬3系、奧迪A4L、奔馳C級等車型,CT4(長寬高分別為4760/1815/1421 mm,軸距2775mm)明顯小了一整圈,甚至與部分緊湊型車不相上下。最主要的是,在20萬級這個市場中還有合資中型車,盡管它們并不屬于豪車,但這個價位的車型在精致度與質感上都很出色,比如雅閣、凱美瑞、邁騰、天籟等車型。加上內部的價格體系混亂,比如CT4和CT5同樣定位中型轎車,明顯后者最高級,但在終端優惠后的價格非常接近,相信只要不是預算特別有限的消費者,恐怕都會選擇尺寸更大、空間更大的CT5了。

對于家庭用戶來說,CT4不僅空間憋屈,而且日常使用成本也不友好,高達13L、14L左右的百公里油耗,讓不少消費者稱買得起開不起。與此同時,當市場已經進入“冰箱、彩電、大沙發”為賣點的新能源時代,CT4仍以傳統“2.0T+8AT+后驅”組合為主打,缺乏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與零跑、理想等新勢力已普及的高速NOA(導航輔助駕駛)形成鮮明對比。消費者對“科技豪華”的需求已遠超“機械豪華”,而CT4顯然未能跟上這一轉變。此外,作為傳統美系豪華品牌,凱迪拉克長期依賴“以價換市”策略,豪華光環徹底消散。當消費者發現同等預算可以購買配置更豐富、品牌認知度更高的競品時,CT4自然被排除在考慮范圍之外。
車叔總結
以上兩款車型的市場困境揭示了一個殘酷事實,在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任何單一優勢都不足以保證成功,產品必須在價格、空間、智能化、動力系統和品牌形象等多個維度均達到消費者預期,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起亞K5、凱迪拉克CT4各自在不同維度存在明顯短板,最終被更加全面均衡的競品所淘汰。這一現象警示車企必須進行全方位的產品力提升,而非僅依靠某一方面的傳統優勢。起亞、凱迪拉克若想挽救K5和CT4,必須拿出更為果斷和徹底的變革舉措。特別是面對電動化、智能化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猶豫不決或半心半意的投入只會導致進一步的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