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風神剛公布了新車L8的預售價,這款緊湊型插混SUV的112km理想版限時12.99萬,比185km理想版便宜1萬,而112km夢想版和頂配185km夢想版的預售價分別是14.19萬和14.99萬。

新能源市場多出來的這臺L8,能像另一個L8一樣撐起品牌銷量嗎?我在青島已經搶先試駕體驗了風神L8,并在城市、高速道路測試了它的純電續航和虧電能耗,也許可以給大家作為參考。
東風風神針對家庭用戶推出的L8,主打的概念叫“大家好舒享”,也就是有大五座的空間,也有舒適、享受的駕乘體驗和配置水平。
我們先聊一下它的“舒享”。風神L8 185km車型用的是中創新航30.3度的磷酸鐵鋰電池,比112km版本多出12.2kWh,在同價位插混SUV里算是比較大。當然東風馬赫混動的技術也還在線,CLTC續航也到185km,此外4擋電驅也算是在售最高擋位變速箱,做到串并聯的同時,還能實現功率分流——專業人士會覺得給插混多擋位變速箱意義不大,但要理解東風可能將風神L8出口銷售,到時有一定概率改造為混動車型,對擋位需求明顯更高。

風神L8的動力單元由高熱效率的1.5T發動機和電機組成,綜合功率265kW、扭矩615N.m,基本和領克EM-P動力的數據相當,尤其扭矩表現堪比V8燃油發動機的水平,放到不到1.95噸的整備質量上,聽起來還是很唬人。

不過真正開起來,風神L8并沒有特別暴躁,尤其舒適模式和經濟模式下,它的動力釋放很克制,油門踏板踩下去之后的扭矩輸出,是會有一個平緩爬坡的階段,然后再逐漸加碼,第一次上手的朋友也不會感覺它不容易跟車控速。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風神L8的動力不夠用,只要愿意加大油門開度,它稍微思考片刻就會快速激活野性,超車的效率很高,尤其高電量狀態下,幾乎不用發動機并聯就可以在中高速下完成再加速的過程,后勁飽滿。

我們也嘗試了在3-5%電量下駕駛,風神L8在這種相對極端的場景,沒有明顯虧電的乏力,高速時依然可以穩定維持車速,加速時的動力衰減也相對有限,僅用發動機就能支撐起車輛的大多數行駛需求——因為條件所限,我沒有機會測試風神L8高電量與虧電狀態的0-100km/h加速差異,以后有機會再幫大家進行實測驗證。

制動的部分,風神L8的剎車效果沒問題,但踏板跟油門的回饋力有差異,制動踩起來明顯更沉,實際駕駛時需要適應一下。另外就是它的制動行程顯得翩緊,尤其腳底剛搭上踏板的那一下,制動力建立是比較快的,剛開起來的時候可能會不太適應這種緊促的感覺。

相對比較好的是動能回收,我試用了不同力度的回收體驗,風神L8在體感上都不會出現瞬時過強的拉扯感,留出了相對平緩的過渡區,可以讓乘客的平順體驗得到保障。
轉向方面,風神L8提供了三檔調節,但手力變化并不明顯,可能就10-15%的差異。而且它并不是輕快的“買菜車”類型,即便輕松模式下,風神L8的泊車和低速受力都還是比較有力道,保留了一定操縱感。當然這不代表東風想要復刻Model Y,風神L8的轉向響應并不機敏,更像是車頭有跟繩索牽引,會在轉向輸入后逐漸的完成動作。

東風風神給到L8與轉向風格匹配的底盤,沒有太過于舒適的“大船感”,但也在路感保留的同時,提供大多數消費者認可的舒適性。
從縱向的角度來說,風神L8對路面較大的激勵會給出明確的反饋,尤其碾過坑洞的時候,簧下往上頂的沖擊感是相對突出的,好在它的阻尼設定還是比較緊繃,帶來的車身控制彈簧也壓得住,即便是高速時遇到類似飛坡的曲率起伏,也不會有太強的懸浮感。

風神L8另外一個底盤優勢,是它的次級舒適性做得不錯,細小的顆粒和輕微的震動都可以被阻尼吸收,有良好的路面平順感。相對做得不夠好的,是它的彈簧剛度有點偏軟,造成整車動態有些緩慢,如果遇到連續的沖擊,比如多個坑洼或者減速帶,風神L8后軸收斂會不夠快,容易帶來連續的擺動,對后排舒適性的負面影響比較大。

跑在高速上的時候,風神L8還有個優勢:因為前風擋和前排側窗都用了雙層玻璃,而且東風還不計成本給了千元的米其林e聆風靜音輪胎,車艙還有26個聲學隔音包,所以風神L8在120km/h的實測噪音是66.7分貝,屬于同級別里優秀的成績,我在前排也確實能感覺到風噪和胎噪都抑制得不錯。

行車過程中,讓我比較有感觸還有座椅。東風日產的大沙發有口皆碑,作為同門師弟的風神L8也學到了精髓,貼服感和包裹性都不錯,給我感覺有點像剛開過的日產N7,不是一味的塌陷,而是保留了更多的支撐,包括腰部雙氣囊調節的細致,大腿、肩部也能得到充足依靠。功能上除了前排的加熱通風,主駕位也有按摩和頭枕音響,作為司機福利不錯,在我全天超過200km的試駕后,身體沒有明顯的疲憊感。

后排座椅的話,雖然沒有“零重力”之類花哨的配置,但風神L8靠背可以后仰到125度,適合小憩一下。

另外后排也給了小桌板,它和座椅高度落差32.5cm,對于小學生的身高來說,可以不彎腰的使用,適合帶孩子的家庭。

此前東風也介紹過,風神L8的座椅有10mm高密發泡材料和20mm軟發泡層,用料比理想L9還厚實,和i8比較接近,可以看得出它在成本上還是很舍得下本。

有了大沙發,新勢力招牌的冰箱、彩電也不能少。風神L8給到了4.5L的冷暖箱,雖然沒有壓縮機,只能靠空調調溫,但聊勝于無,而且前后排都能方便的拿取。

此外,風神L8的后排也有一塊15.6英寸的2.5K液晶屏,這在同價位上是少有的配置,搭配19揚聲器的音響,長途時的娛樂效果不錯,帶阻尼感應也不怕孩子獨自使用時夾手。

既然是新能源車,車機也是現在消費者比較看重的一環。風神L8用了東風體系下的天元智艙,雖然硬件不算頂尖,但實際體驗時的操作流暢度不錯,而且具備DeepSeek和豆包的雙AI大模型,在思考、檢索上會更全面。此外風神L8也有前后排四音區識別指令,后排語音操作便捷不少。

還有一點,風神L8是首批支持支付寶無感支付的車型,停車、充電、汽車餐廳的消費都不用掏手機、刷臉,做到了更無感,可惜試駕車沒有給到試用的機會。
從基礎配置來講,風神L8已經做到同價位比較不錯的水平,但如果你對智能化有更高的欲求,那它還是有些缺憾,比如頂配車型也僅提供ACC功能,不支持L2級的打燈變道和高速高架領航輔助,也缺少新手司機看重的自動泊車功能。
再來簡要回顧一下風神L8的造型設計。從參數上不難看出它和皓極的關系,雖然4.76米的長度不算夸張,但是軸距做到2825mm,整體數據接近中型SUV,如果想要有個參考的話,風神L8和Model Y的體量感比較接近。不過它從造型上沒有像很多新能源SUV追求低風阻的轎跑風格,相對而言保持更傳統的比例感,讓后排頭部空間更寬裕。

從設計細節來說,風神L8還是很有新勢力的感覺,可以說是“電感”比較強,前后貫穿式的燈組、半隱藏門把手、封閉式中網,車尾留白也很多——風神L8好不好看見仁見智,但起碼也是比較主流,不犯錯的樣式。
駕仕總結:
最終我用強制純電模式行駛了131km,包含30km以上的高速公路,表顯SoC從90%掉到5%,發動機強制啟動,這時表顯能耗15.3kWh/100km,推算的滿電續航160km,相當于CLTC成績的85折,算是合格的表現。

而在虧電狀態下,我又用燃油優先繼續行駛了107km,表顯油耗5.3L/100km,也做到行業主流的標準。

讓我驚喜的是,風神L8在快充時可以達到72kW功率,并長時間維持在60kW之上,最后只用了13分鐘就充了50%電量,補能效率在插混車型中比較有優勢。


很多車企都在做整合,東風也用奕派科技把奕派、納米和風神裝到一個盒子里,這里面最能撐起銷量的還是要看風神。
風神L8是東風的加分項嗎?它有央企造車的底氣,具備不錯的駕乘體驗,馬赫混動的能耗和動力平衡,設計和配置上也都盡可能向主流消費群體靠攏,考慮到我試駕的185km夢想版預售14.99萬的價格,風神L8在緊湊型插混SUV市場確實有搏一把的實力。
唯一的風險在于,現在的車市不是個講道理的地方,如果能增加自動泊車和輔助駕駛能力,風神L8的勝算會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