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入東風奕派科技不到兩個月,風神品牌的精氣神已煥然一新。
這種改變,在8月11日風神L8的預售發布會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奕派科技首款產品,風神L8標志著一個全新起點。這款被寄予“旗艦”厚望的車型,不僅吸引了奕派科技管理層全員到場站臺,更以技術與用戶體驗的雙重躍升,成為“央企新勢力”戰略落地的首個明證。

“央企新勢力”,新在哪里?新在技術為基:如水杉扎根,構筑技術護城河;新在用戶為本,貼近需求。比新勢力離用戶更近,比新勢力響應更快。同時,堅守安全為盾、品質為綱的央企底色。作為央企新勢力的首款產品,風神L8無疑是奕派科技蛻變的縮影。
從風神L8身上,我們清晰看到:風神確實變了,而這種改變,源于奕派科技以技術為基、以用戶為本的全新基因,更彰顯著央企新勢力在新能源賽道上的硬核底氣。
體驗為王,產品力鑄就硬核實力
當日,風神L8以12.99元-14.99萬元的價格開啟預售,中汽中心實測數據引人注目:綜合續航2245公里、純電續航248公里、百公里油耗2.4升……對6月成立的奕派科技而言,這款車的意義遠超參數本身,它是新體系賦能傳統品牌的首個檢驗樣本。
奕派科技總經理 汪俊君
“奕派科技的使命,是讓風神這樣的主力軍獲得技術、效率與用戶思維的三重躍升。”奕派科技總經理汪俊君明確表示,新公司的價值體系從一開始就將用戶價值置于首位。這位80后掌舵者口中的“央企新勢力”,正以“目標堅定、內心平和、堅持高效投入”的心態,推動一場傳統自主品牌與新勢力基因的共振實驗。
風神L8以緊湊型SUV的身姿(4762*1910*1677mm),實現了中級SUV的軸距(2825mm)與座艙空間,精準面向家庭用戶,將“體驗為王”落到實處——不僅保障第一排的舒適,更兼顧全車乘客的感受。有人說它有理想的影子,也有人將其與零跑對比,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風神L8對“體驗”的重新定義。

風神此次最驚艷的改變,莫過于座艙體驗的跨越式升級——這絕非偶然,而是深度理解用戶、精準破解場景痛點的必然結果。L8產品總經理徐斌表示,這款車從開發之初就進行了大量用戶調研,精準鎖定主流家庭需求,以“舒適”為核心打造產品。
圍繞家庭用戶的真實痛點,風神L8不僅配備了冰箱、彩電、大沙發,更在后排搭載了同級唯一的4.5L冷暖箱、15.6英寸2.5K吸頂屏,以及可承重10kg的航空小桌板。當其他車型還在糾結選配時,風神L8已將“豪車五件套”的滿配組合帶入20萬元以內市場。

值得稱道的是其座椅設計——10層結構包含20mm發泡層與10mm復合層,軟中帶硬,支撐與舒適兼備。這套被稱為“舒適白科技”的座椅,在腿托、腰撐、背貼、肩靠、頭枕等細節上與人體高度貼合,更斬獲中汽研“座椅舒適之星”認證,實至名歸。
主駕的零壓SPA體驗、頭枕音響實現的全車聲音互不干擾,再加上后排吸頂屏、冷暖箱、小桌板、香氛系統、全車零甲醛材料、19揚聲器WANOS音響……這般配置,奢華得不像十幾萬元的車。更不用說28處儲物空間、后排老板鍵、豪車級NVH帶來的發動機無感介入與底盤濾震效果。
一系列“絲滑操作”之下,“奶爸車”“多子女家庭優選”的定位自然被市場認可,而官方未貼標簽的克制,正契合汪俊君“讓產品說話”的理念。

性能是體驗的根基,否則再多配置也只是空中樓閣。風神L8的技術實力堪稱“破壁之作”,新車搭載全球領先的4檔電混、串并聯功率分流方案,標配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5.18%,綜合油耗僅2.4L/100km;30.3kWh電池搭配55L油箱,滿油滿電續航可達2245公里;純電續航248公里,達成率134%,上演了一場“反向虛標”的實力秀。
再加上DeepSeek和豆包雙加持的座艙大模型,以及28項L2級智能輔助駕駛(含AEB),風神L8實現了“無短板且長板夠長”,在20萬元以下車型中產品力無出其右。
東風風神事業部總經理 鄧留超
正如東風風神事業部總經理鄧留超所言:“要讓10多萬元預算的客戶享受到30萬元級座艙質感。”
在技術創新與用戶體驗之外,風神L8從未放松對安全與品質的堅守。這是央企品牌刻入基因的責任。從零甲醛材料的使用,到發動機無感介入的NVH調校、細膩的底盤濾震,都在證明:央企新勢力的“新”,從不以犧牲安全與品質為代價。這種堅守,讓風神L8成為用戶可以放心托付的伙伴。
體系力賦能,激活品牌新動能
產品是結果的呈現,奕派科技的目標并非簡單對標新勢力,而是打造適配行業發展、滿足用戶體驗的最優架構。
奕派科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張俊
奕派科技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張俊表示,公司正融合傳統車企與新勢力的優勢,持續完善體系設置。事實證明,這種融合已見成效:7月奕派科技銷量2.78萬輛,同比增長92%,成為東風汽車最具潛力的增長點;今年1-7月累計銷量13.46萬輛,其中風神貢獻6.46萬輛,既是銷量主力軍,更是海外市場的核心力量。
作為“智慧家享汽車品牌”,風神明確了兩大聚焦方向:家庭用戶與全球市場。其產品將同步面向國內外市場,而風神L8已被立下“國內加國外市場月銷破萬”的目標。更遠的規劃中,風神計劃2028年實現50萬輛銷量,在售車型達10款,每年投放不少于2款全新及換代產品,還將在運營車市場推出L4級Robotaxi——這標志著風神正從單一產品線向戰略支柱進化。
戰略地位的提升,需要更強的推動力。奕派科技的成立徹底改變了風神的作戰模式:過去三大品牌各自為戰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前臺分立、后臺協同、底層資源大量共用”的新格局。汪俊君表示,動力總成共享、開發團隊協同,甚至前臺渠道都將實現更多聯動。有趣的是,歸入同一公司后,奕派與風神的定位反而更清晰——奕派偏向年輕群體,風神聚焦家庭用戶。

體系賦能的效果,在風神L8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左手馬赫電混,右手天元智艙,讓主流家庭用戶輕松享受越級體驗。這背后,是東風集團“科技躍遷計劃”的支撐:1+N+X的研發體系(1個研發總院,N為各板塊研發中心)實現車型平臺、動力總成模塊化,推動研發系統融合統一,最終向所有板塊賦能。
這正是央企新勢力的“新”之根基:以突破“卡脖子”為目標,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東風集團“十四五”期間超500億元的研發投入,量子架構、全球首個1.6萬噸一體化壓鑄技術、固態電池、1200V高壓平臺等技術成果的落地,為風神筑起了難以復制的技術護城河。
這些技術成果正通過同平臺產品分攤成本,提升投資效益。正如汪俊君所言:“卷技術、卷價值才有未來”,這正是他拒絕“價格戰”的底氣。
貼近用戶,價值觀重塑品牌
奕派科技成立后,迅速確立了“用戶、高效、共戰、結果”的價值觀,而“用戶”被置于首位——從產品開發到驗證,用戶需求都是終極考量。
面對行業“內卷”,奕派科技明確拒絕“價格戰”,轉而聚焦“用戶體驗”與“用戶口碑”,將其列為“新企業的一號工程”。汪俊君的理念“內卷把死磕留給自己,把舒適留給用戶”,正通過風神的蛻變落地生根。

鄧留超對此深有體會:奕派科技要求全員與這一價值觀快速對齊。過去,經銷商體制讓主機廠與客戶“距離較遠”,而現在,拉近距離不靠噓寒問暖,而靠切實響應用戶需求——用戶的意見、投訴,會準時出現在公司第二天的例會上,這種將用戶聲音直達管理層的做法,在行業內并不多見。
“技術再硬,產品再好,離了用戶都是空談”、“用戶就是一號工程”,這些并非口號:鄧留超要求對投訴“日清日結”,回應與方案周期不超過24小時;渠道人員直接接觸客戶而非經銷商;用戶意見不僅直達管理層,更能觸達工程師,形成業內最短的閉環流程。
風神真正做到了“比新勢力離用戶更近,比傳統車企響應更快”,讓“卷用戶體驗、卷用戶口碑”從口號變為現實。

價值觀指導行動,而達成目標需要“手里有牌”。汪俊君透露,他的三張牌是:東風集團56年的造車積淀、精準捕捉用戶需求的能力,以及提升運營能力、降低銷售難度的全價值鏈優化——這恰恰觸及了奕派科技成立的初衷。“做企業跟做人一樣,不用做最招搖的那一個,要做站得穩、靠得住的那一個。”他在品牌視頻《底氣》中的獨白,正是風神轉型的最佳注腳。
當央企技術底蘊遇上用戶思維覺醒,煥新的不僅是品牌,更是造車理念的重生。在奕派科技的賦能下,風神的技術能力空前延展,資源支持空前厚重,造車方法論徹底更新,戰略地位與任務空前提升,團隊士氣也空前高漲。
風神L8,正是這場蛻變的“戰略第一擊”,是集功力之大成的“矛尖”。如今看來,這枚矛尖,鋒銳無比。

以技術為基扎根,以用戶為本生長,如同水杉般向下深扎、向上生長,這場集功力之大成的“鋒銳一擊”,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站得穩、靠得住”的央企新勢力,在新能源賽道的馬拉松中,必定能跑出屬于央企新勢力的加速度。